大家平時大多只會測量固定一隻手的血壓,實際上醫界要求兩隻手都要測量,只是落實的人很少。之所以兩隻手都要測量,第一個原因是雙手血壓往往不同,若剛好固定用血壓較低的那隻手測血壓,可能會讓自己忽略高血壓警訊。
台大醫院去年就有一名男子發生上述現象,該男的右手收縮壓較高,但平時量的都是左手的血壓,收縮壓都在100mmHg出頭,因而以為血壓正常;直到某天他量測右手血壓,才發現收縮壓竟高達150mmHg以上!
雙手都要量血壓的第二個原因在於,若兩隻手的血壓差距極大,可能代表著健康警訊,亞大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表示,當左右手的收縮壓差距大於20mmHg要非常小心,需注意血管堵塞或狹窄的風險,比如上述的案例後來就檢查出鎖骨下動脈狹窄的問題。
此外,一則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報告指出,兩手收縮壓差距只要超過15mmHg,罹患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高出2.5倍、罹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60%,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增加70%。
周邊血管疾病包括手腳中風、靜脈曲張等,也可能引起四肢的疼痛等不適,嚴重時還可能引發肌肉萎縮、截肢等。而周邊血管疾病發生在通往手臂的動脈時,例如單邊的鎖骨動脈狹窄,就可能造成手臂血壓降低,這時如果量到的是另一隻手的血壓,就可能誤判潛在的高血壓危機。
好物推薦:好來品牌官方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