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快到了!在台灣,除了賞月,烤肉也是節日慶祝的重頭戲。炭火上烤著各式美味食材,香氣四溢,幾乎成為每家聚會的必備項目。不過,很多人在享受烤肉後,會出現口乾舌燥、喉嚨痛、長痘痘,甚至腸胃不適等上火症狀。
翰鳴堂中醫診所的主治醫師吳文誠指出,秋天本來就是乾燥的季節,再加上炭火的高溫,容易導致身體內的陰液流失,並產生痰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大快朵頤後,會感到口乾舌燥、喉嚨不適和腸胃脹悶的原因。
在台灣,烤肉時習慣用炭火直接將肉烤得焦香,這雖然誘人,但從中醫的角度看,炭火烤肉會帶來「火熱燥烈」的特性。如果食材烤得過焦,就會變成「火毒」,這樣不僅讓身體感到燥熱,還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此外,烤肉常見的香腸、熱狗和五花肉本身就油膩且鹹重,屬於中醫所說的「助濕生痰」的食物。當「火毒」與「濕痰」交互作用時,就會導致口乾舌燥、喉嚨腫痛、腹脹倦怠,甚至出現痘痘或痰多的情況。
如果想要烤得盡興又不傷身,吳文誠提醒,我們只需避免烤焦、控制火力,搭配少加工、多原型的清爽新鮮食材,就能保持傳統烤肉的氛圍,同時把「上火」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
中秋烤肉 5 大健康食材建議
吳文誠進一步分享了五種不僅容易購買和烤制的食材,還符合中醫「健脾祛濕、補益陰陽」的原則。
魚類(鯖魚、鮭魚)
魚肉性質平和,能補氣養血。像鯖魚和鮭魚本身就含有優質油脂,烤後香氣四溢,無需額外醃製。與紅肉相比,它們更不容易造成痰濕。
雞胸肉
去皮的雞胸肉低脂高蛋白,清爽不油膩。烤後擠上一些檸檬汁,不僅提升口感,還能避免油膩帶來的火氣。
海鮮(白蝦、干貝)
蝦子鮮甜,干貝清爽,稍微撒點鹽就能烤出美味。中醫認為蝦能補腎,干貝則能滋陰,既能增添風味,又不會讓身體「痰濕困脾」。
菇類(杏鮑菇、香菇)
菇類在烤肉中幾乎是百搭,杏鮑菇切片的口感像肉片,但能幫助腸胃運化。它們不燥不膩,正好可以中和肉類帶來的熱毒。
豆製品(豆干、豆皮)
豆干和豆皮烤起來香香的,口感QQ,不僅能補充植物蛋白,中醫也認為黃豆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對素食者或想減少紅肉的人來說,這是很好的替代選擇。
蔬果、茶飲不可少,緩解燥熱
在烤肉之前,除了選擇主要食材,搭配的蔬果也相當重要。吳文誠提醒,若能多準備一些清潤防燥的蔬果,就能幫助中和炭火與肉類帶來的熱氣,防止秋燥和熱毒入侵。
他提到,像苦瓜、秋葵、青椒、蓮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食材不僅能清熱養陰,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油膩感;水果方面,梨子最能生津潤燥,葡萄則有益氣養血的效果,柚子清香解膩,這些都是中秋時節應景又合適的選擇。
飲料的選擇也很重要!雖然冰啤酒或含糖飲料喝起來很爽快,但最容易讓脾胃受困,變得又濕又熱,加重腸胃脹悶和疲倦感。吳文誠建議,可以改喝簡單的藥膳茶飲來替代,這樣烤肉後的身體會輕鬆很多。
例如,菊花加決明子能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山楂片沖泡後酸甜可口,能幫助分解肉類的油膩;如果覺得喉嚨乾澀,也可以用薄荷和甘草泡水,清涼又能舒緩喉嚨。
菊花決明子茶
- 材料:乾菊花 3〜5 朵、炒決明子 10 克
- 作法:將 500〜600ml 熱水沖泡,悶 10 分鐘即可飲用。
- 效用:菊花清肝明目,決明子潤腸通便,特別適合在吃完燒烤後緩解火氣。
山楂茶
- 材料:乾山楂片 6〜8 片
- 作法:將 500ml 熱水沖泡,悶泡 10 分鐘,溫熱飲用最佳。
- 效用:山楂能消食化積,對消化油膩肉類特別有幫助,非常適合在大魚大肉後飲用,減輕腸胃負擔。
吳文誠提醒,如果不方便泡茶,其實常溫的白開水就是最好的選擇。重點是一定要避免「邊烤邊猛灌冰飲」,否則對於體質較弱的人來說,容易導致腸胃受寒,造成腹痛或拉肚子。
好物推薦:好來品牌官方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