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柚子可能導致休克?一篇了解柚子營養與藥物相互作用
中秋節來臨,應景的水果「柚子」不僅富含營養,不同品種間的營養價值差異也非常明顯。此外,柚子與某些藥物同時食用可能潛藏健康風險。營養師提醒,除了選擇適合自己的柚子外,還需特別注意用藥安全。
不同柚子品種,對健康益處各異
柚子屬於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 A、B1、B2、C,以及胡蘿蔔素、鈣、磷、鈉、鐵、柚皮素、膳食纖維、果膠、有機酸、檸檬酸和多種礦物質。其中,維生素 C 的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而豐富的纖維則有助於消化、預防便秘及降低膽固醇等功效。
癌症關懷基金會的營養師黃書宜表示,市面上常見的文旦、白柚、西施蜜柚、紅寶石葡萄柚和青皮葡萄柚,各自的營養成分各具特色。她指出:「柚子確實是一種高纖維、低熱量的健康水果,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它與藥物之間可能的交互作用。」
- 文旦:產季為 8 月至 9 月。外觀呈圓錐形或洋梨形,果皮淡黃綠色,果肉多為淡黃白色或淡粉紅色,肉質柔軟多汁,甜味濃郁。維生素 C 含量最高(約 151.8 毫克),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 白柚:產季為 10 月至 11 月,果實相對較大,外觀扁球形或短球形,果肉豐厚柔軟多汁,口感甜中帶酸,香氣撲鼻。存放在通風陰涼處可保存 1 至 2 個月,香氣更濃,風味更佳。
- 西施蜜柚:產季為 9 月至 10 月,因果實的絨層略帶粉紅色,宛如臉頰泛紅的美女而得名。果實扁球形,果皮淡黃綠色且光滑;果肉呈淡粉紅色或粉紅色,口感細緻多汁,甜度高。
- 青皮葡萄柚:又稱「綠寶石葡萄柚」或「綠皮柚」,是由葡萄柚與柚子接枝而成的新品種,特點是青綠色外皮和白肉,口感清甜不苦澀,富含維生素 C 和纖維,熱量最低(僅 51 大卡),非常適合需要控制體重的人群。
- 紅寶石葡萄柚:是葡萄柚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擁有薄果皮和無籽的特點,口感酸甜清香。它含有最高量的維生素 A(約 700 IU),對維持視力健康特別有益。
吃柚子需謹慎,藥效可能「加速」
黃書宜提醒,柚子和葡萄柚一樣,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體內負責代謝某些藥物的 CYP3A4 酵素。當這些酵素被抑制時,藥物的分解速度會變慢,停留在體內的時間延長,導致血中藥物濃度升高,仿佛無形中攝取了過量藥物,進而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亞東醫院藥學部的藥師林怡伶解釋,簡單來說,這些酵素就像藥物在體內的「交通警察」,控制藥物進入體內的速度和數量。當酵素被呋喃香豆素抑制時,就好比警察不在崗,藥物得以「快速通行」,容易在體內累積過量,增加副作用或毒性風險。不僅是柚子,葡萄柚和苦橙也含有類似成分,同樣可能引發藥物交互作用。
林怡伶提到,許多人認為「只要將藥物與柚子錯開時間吃就不會有問題」,但葡萄柚和柚子對藥物代謝的影響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長達兩到三天。因此,即使錯開服用時間,仍可能改變藥效。最安全的做法是在服用相關藥物期間「完全避免」食用柚子或葡萄柚。常見可能與柚子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包括:
- 降血壓藥物:如鈣離子通道阻斷劑
- 降血脂藥物:如 statin 類藥物
- 抗心律不整藥物
- 免疫抑制劑:如 cyclosporin
- 部分安眠鎮靜劑、抗憂鬱 / 焦慮藥物
- 抗癌藥物:如 Tamoxifen(泰莫西芬)、Femara(復乳納)、Xeloda(截瘤達)、Tarceva(泰格莎)等
吃柚子的安全指南!跟著藥師這樣做
研究顯示,1 杯 200 毫升的葡萄柚汁就可能對藥物產生明顯影響,而關於柚子的相關研究尚有限,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安全界線。如果正在服用上述藥物,林怡伶建議,應該「淺嚐一兩瓣」即可,若一次食用半顆以上,則可能導致藥效過強或增加副作用風險。長者因為代謝較慢,更需特別謹慎,以確保用藥安全。
若想確認手上的藥品是否可能與柚子等水果產生交互作用,林怡伶提供以下小方法:
- 查看藥袋或仿單說明:檢查藥袋或仿單上是否有「避免與葡萄柚汁併用」、「避免與柚子同時食用」等提醒。藥品資訊通常會標示可能的交互作用及注意事項。
- 有疑慮主動諮詢藥師:若不確定藥物是否受影響,可主動向藥師詢問,藥師能提供專業建議。
唯有事先了解,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保障用藥安全。
兩位專家呼籲,民眾在中秋節應景食用柚子時,除了關注其營養價值,也要留意個人的用藥情況。「適量享受,才是健康之道」,只有兼顧美味與安全,才能享受一個平安、圓滿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