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TIPS 1007 (17)

改善學童分心,提高閱讀素養及效率的學習技巧分享

提高閱讀素養

閱讀不僅僅是國文科的專利,現在許多學科的考題中都融入了「素養運用」的概念。面對幾百字的題目和冗長的閱讀測驗,很多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會感到挫敗,往往無法完成閱讀,更別提能夠正確作答。此外,短影音的流行也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難以靜下心來好好閱讀。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素養呢?以下四種方法可以幫助他們練習長文閱讀。

培養孩子長文閱讀的四個技巧

一、從短文和故事開始

相較於枯燥的產品說明書或學術論文,故事性的創作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因為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聽故事。因此,若想培養孩子的長文閱讀能力,可以從短文和故事入手,讓他們逐步對閱讀產生興趣。

二、低年級:大聲朗讀/中年級以上:靜默閱讀

在低年級時,孩子剛開始學習寫字,如果能透過大聲朗讀的方式,將看到的字詞與發音結合,有助於他們更快掌握如何流暢地閱讀整本書。

而當孩子進入中年級後,他們已經認識了大部分常用字詞,這時需要培養靜下心來默讀的習慣,通過上下文推敲不懂的詞義,並反覆品味文章的字句,這才是這個階段應該重視的閱讀能力。

三、約定一個共讀時間

長文閱讀之所以困難,有時是因為難以靜下心來。如果照顧者和孩子約定一個固定的閱讀時間,比如晚飯後、睡前或其他閒暇時光一起閱讀,或許半小時,或許一小時,這樣孩子會慢慢習慣「長時間閱讀」,閱讀的速度也會隨之提高。這裡很重要的是,照顧者、兄弟姐妹或其他同住的人最好也一起參與,因為在習慣還未養成之前,旁邊有其他娛樂活動會造成干擾,讓閱讀變得像是一種懲罰,降低孩子的閱讀樂趣。

四、讓孩子在閱讀後思考兩個問題並寫下來

  • 第一個問題是:這篇文章想表達什麼意思?
  • 第二個問題是:你支持這篇文章的觀點嗎?為什麼?

第一個問題是為了確認孩子在閱讀後是否具備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個問題則是讓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沒有想法,也可以藉此訓練孩子的思辨能力。

延伸閱讀  每週150分鐘中強度運動可有效防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