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TIPS 1007 (22)

大便異味成因分析,從排泄物自我檢測身體求救訊號!

大便異味成因分析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腸胃健康,不僅能從大便的形狀看出一二,連氣味也能反映出身體的狀況。有時你可能會想:「咦,今天的大便怎麼比平常還臭?」這通常與最近的飲食或生活方式有關,其中有七大氣味來源值得特別留意。

大便是如何形成的?

要了解大便的氣味,首先得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食物在胃和小腸中消化吸收後,剩下的殘渣會進入大腸。在這裡,大腸會吸收水分,讓大便逐漸成形;同時,腸道裡的細菌會分解這些殘渣,產生氣體和氣味,這就是大便氣味的來源。隨著腸道蠕動,大便會被推送到直腸,當直腸的感覺神經感受到滿了,就會向大腦發送信號,促使排便。大便的氣味與食物種類、腸道菌群以及消化吸收的狀況息息相關。

讓大便氣味改變的 7 個原因

原因一:過量飲酒

如果前一晚喝了幾杯酒,隔天的大便氣味可能會變得特別臭。過量飲酒會影響胃和腸道的功能,改變腸壁的通透性和腸道菌群,加上酒精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鹽,結腸中的細菌會產生更多的硫化物氣體,這不僅讓大便氣味更重,還可能導致腹瀉或稀便。

原因二:服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會擾亂腸道的菌群,改變菌叢的結構,影響大便的通過速度,並可能導致營養吸收不良,這樣就會引起大便氣味變重和腹瀉,還會增加腸胃疾病的風險。研究顯示,有抗生素使用史的人,如果飲食過油,可能更容易出現腸躁症的前期症狀。

原因三:服用保健品

現代人常透過營養保健品來增強健康,但有些保健品會讓大便氣味變得更重。例如,軟骨素和氨基葡萄糖(維骨力)常用於保護關節,或是大蒜素和大蒜膠囊等含有高硫酸鹽的保健品,這些都容易被結腸細菌轉化為硫化物氣體,使大便氣味加重。

原因四: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患者因無法有效分解乳糖,容易出現腹瀉和脹氣。如果誤食或攝取過多乳製品,未被吸收的乳糖會通過腸道,導致腹瀉和大便的惡臭,甚至頻繁上廁所。

原因五:十字花科蔬菜及高脂飲食

經常食用含硫的食物,如花椰菜、羽衣甘藍、乳製品、雞蛋和肉類,會增加體內的臭味,使得放屁或大便的氣味變得濃烈。而喜愛油炸、烘焙或高脂飲食的人,腸道可能無法完全消化脂肪,這樣會導致大便浮油,並且氣味特別臭。

原因六:無糖、無卡的醣醇食物

為了控制體重,很多人選擇無糖、低卡的代糖食品,但其中的山梨糖醇容易將水分帶入大腸,引起腹瀉並使大便氣味加重。山梨糖醇常見於無糖口香糖、薄荷糖或部分藥品,吃多了可能會導致腹瀉或大便氣味變臭。

原因七:患有腸道疾病或感染

排泄物的氣味變臭不一定代表大腸癌,但腸道蠕動異常往往會以放屁或大便氣味變重的方式表現,這是一種健康警訊。例如,有位九旬長者因排泄物氣味異常就醫,結果發現罹患腸癌。如果經常放臭屁、臭便,並伴隨黏液、腹脹、排便習慣改變或貧血,則需要特別留意,這可能與細菌感染、消化道出血或惡性腫瘤有關。

糞便的形狀和顏色也需特別注意

除了排便的氣味,排便的頻率、糞便的顏色和形狀也是觀察腸道健康的重要指標。正常的大便應該呈香蕉狀、土黃色,外觀平滑、濕度適中,不會太黏或太硬,並且一體成型。然而,如果大便出現紅色或黑色,除非是食物造成的染色,通常就需要注意身體狀況。

此外,如果長期排便規律的人突然排便次數明顯增加或大量減少,或者每次排便時伴隨下腹部疼痛,都應該警覺腸道可能出現問題,並及時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化痰藥健保價居然只要48元?醫師呼籲長輩小孩用藥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