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年長不到這個高度,小心缺乏生長激素

孩子一年長不到這個高度,小心缺乏生長激素

送小孩上學時,是否覺得自家的孩子好像矮人一截?我的孩子是不是長不高?

其實就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小兒科主任林逸首醫師的行醫經驗來看,家長可以說不分身材高矮,都可能會擔心孩子:身材較高的家長拿自己來比較,身材較矮的家長則擔心孩子將來跟自己一樣。不過孩子不是家長的複製品,而是基因遺傳的結合,不可能完全跟家長一樣,因此以自己的來判斷,有時對有時不對。
一年長不到 4 公分,應就醫檢查

而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沒長高,其實有客觀的方法可以判斷,其中之一就是「生長曲線表」。如果身高在同孩子中小於第三個百分位,比較白話文的說法,就是一百人中差不多只贏三個人的意思,在醫學上就會定義為矮小,需要就醫。另一個更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一年長高不到 4 公分,就可以就醫檢查。

林逸首醫師指出,如果對孩子身高是否不高有疑義,小學一年級時第一次主動就診是比較好的時機,如果身高夠高或成長空間很大,可以一到兩年追蹤一次;如果身高較矮,則需要密切追蹤,約三到六個月一次,以把握時機。

孩子一年長不到這個高度,小心缺乏生長激素
孩子一年長不到這個高度,小心缺乏

骨齡是甚麼?生長板閉合怎麼判斷?

如果因為孩子的身高來看小兒成長門診,一開始並不需要做複雜的檢查,只要先照「」即可。林逸首醫師說,骨齡就是照手部 X 光,看生長板密合情形。骨齡基本上隨著人本身的年齡前進,但並不完全一致,有的人骨齡比較年輕,例如孩子年齡 8 歲,但骨齡是 6 至 7 歲,生長板比較年輕的孩童代表成長空間較多;有的人骨齡比人本身年齡大,例如孩子年齡 8 歲,但骨齡已 9 至 10 歲,代表成長空間相對較少。

也就是說,每個人骨頭密合情形不同,無法單純肉眼觀察(例如:小腿很長,腳掌很大就一定長得比較高之類的),也無法用猜的。之前林逸首醫師就碰過案例,媽媽擔心孩子長不高,但爸爸說以前在高中到當兵時身高都還在長,結果沒想到孩子上了國中後,生長板就已經密合。家長都會以自己的經驗判斷,往往因此產生爭執,或是覺得對不起小孩、太晚來看等等,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醫評估,以免已經到了國中、進入青春期或骨頭已密合,那時候再來就醫就太晚了。

健保給付小兒生長激素有嚴格條件

如果透過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因為生長激素不足,造成孩子長不高,就可以進行小兒生長激素治療。林逸首醫師說,生長激素如果自費,相對每個月要花費幾萬元,如果符合資格,可以透過健保申請方式進行,但是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因為生長激素不能隨便亂打。一般來說在同一間醫療院所追蹤半年以上、一年長高不超過 4 公分、骨齡比實際年齡輕、生長激素量低於規定下限,才符合申請資格。

小兒生長激素治療一年申請一次,不過林逸首醫師表示,通常治療效果三到六個月就可以看出來,如有效果不好情形,只要核對體內生長激素的量,就能確認是否是需要增加劑量。一般來說,確診生長激素缺乏的孩童,生長激素治療幾乎都有效,有需要的話可以治療到男生 16 歲、女生 14 歲左右骨頭密合,若治療效果真的不好,就不需要勉強。

要注意的是,生長激素需要天天打針,不是口服或每個月打一次。不過林逸首醫師解釋,隨著科技進步,現在針頭已經像打一樣愈來愈細,愈來愈不會痛,對小朋友影響愈低,不同於以往的空針,現在除了筆針還有其他裝置。雖然生長激素打太多,會有巨人症、肢端肥大等情況,但林逸首醫師強調這是要半年、一年以上,加上施打劑量過高,比較會發生,透過醫師監控,比較不會發生這種情形。

好物推薦:好來品牌官方旗艦店
好來生活小物品活動banner.jpg
延伸閱讀  貧血增加81%骨質疏鬆風險!無聲損耗骨質的4種疾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