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症狀不只拉肚子,大人水泡、嘴破也要留意!預防腸病毒傳染這樣做

腸病毒症狀不只拉肚子,大人水泡、嘴破也要留意!預防腸病毒傳染這樣做

冬天將至,腸病毒傳染仍不容忽視!腸病毒症狀包括噁心想吐、反覆頭暈、嘴破潰瘍、肌肉痠痛,歌手林俊傑近日罹患「手足口病」在手腳、出現水泡,也是腸病毒的症狀之一;而台灣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合腸病毒生存,因此全年都可能出現感染個案,更要注意防疫。

根據衛生福利部發布的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目前台灣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今年(2019年)檢出的腸病毒種類以克沙奇A群較多,此外容易造成腦膜炎、腦炎、麻痺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腸病毒71型也仍然活躍,上週(11/10~11/16)腸病毒急診案例共有9971人次,今年累計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則有59例,其中多數為腸病毒71型引起。

腸病毒是什麼?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在台灣根除,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腸病毒主要寄生在人類的腸道,經常感染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它的旗下有許多不同的病毒類型,各種類型的病毒所引起的症狀也略有不同。

腸病毒的類型:總共幾十種類型的腸病毒可以被大致區分成幾個類別。

柯薩奇病毒A型Coxsackievirus groups A
柯薩奇病毒B型Coxsackievirus groups B
伊科病毒Echovirus
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
其他不分類的腸病毒

腸病毒症狀

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指出,90%的腸病毒感染者不會出現症狀,或是僅有突然發燒等非特異性症狀。而較常見的症狀則包括發燒、輕微呼吸道症狀、與流感相似的發燒或肌肉痠痛、腸胃道症狀等。

雖然大多腸病毒引起的不適症狀都較為溫和,但在特定族群身上,也可能導致大腦與心臟的疾病、肺炎與肝炎等。腸病毒也可能擴散到其他器官,包括脾臟、肝臟、骨髓、皮膚和心臟。

感染腸病毒大多數會呈現一般的症狀,某些特定的症狀會因不同的病毒類型而異。一般孩童如果得到腸病毒,約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痊癒,常見的表現為發燒及一般感冒症狀,有些病患還會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等。

腸病毒症狀不只拉肚子,大人水泡、嘴破也要留意!預防腸病毒傳染這樣做
腸病毒症狀不只拉肚子,大人水泡、嘴破也要留意!預防腸病毒傳染這樣做

潛伏期:約3~10天
症狀:
腸胃不適、噁心想吐
反覆發燒3~5天
頭痛、頭暈
嘴巴潰瘍、疼痛、喉嚨痛
肌肉痠痛
手腳長紅色疹子
手足口病: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較常見於柯薩奇病毒A型和腸病毒71型。
疱疹性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例多數症狀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較常見於柯薩奇病毒A型

腸病毒的傳染途徑大多是與病人分泌物的接觸,例如唾液、痰、糞便或其他黏液。根據衛服部疾管署資料,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

家中嬰幼兒常因父母或照顧者從戶外環境或公共場所將病毒帶回家中,經由接觸或飛沫而感染,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的口鼻分泌物,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幼兒喜歡咬弄的帶毛玩具,容易殘留或吃進含有腸病毒的口水,也是傳染媒介之一。

腸病毒飲食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
指出,當感染腸病毒時,除了以均衡的飲食提高免疫力,由於許多患者會出現口腔水泡、疼痛的症狀而難以進食,建議選擇清淡、柔軟的食物,避免有酥脆或堅硬口感、以及過鹹的食物。

根據大林慈濟醫院刊出的
保健專欄,黃育華營養師指出,當家人感染腸病毒期間,要注意避免共用食物與餐具,且處理食物飲水前、如廁後、餵食患者前後都清徹底洗手消毒。

由於患者常有口腔疼痛的症狀,建議選擇流質食物,並將食物放涼或選擇冰涼的食物,有助減緩進食時的疼痛。建議的食物包括蛋花粥、麵線糊、南瓜湯、雞蛋豆腐、茶碗蒸、冰豆花、優格與優酪乳、富含維生素C的果汁等。

另一方面,患者也容易因為進食時的疼痛、或嘔吐等症狀而容易脫水,應充分補充水分,或同時引用飲料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好物推薦:好來品牌官方旗艦店
好來生活小物品活動banner.jpg
延伸閱讀  幽靈血管與癌症、失智有關!2食材延緩血管泡糖水的老化速度

發佈留言